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环境,从而造就了每个城市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经过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代代传承,这些人文景观不仅成为展示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更是城市里每一个人的精神文化乐园。在天津卫这座渤海之滨的城市,也有着宝贵而又灿烂的传统文化艺术。这些历久弥新的艺术精品并非遥不可及的“高岭之花”,而是老百姓乐于接受和欣赏的艺术品,它们渗透到天津卫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约杨柳青,欣赏年画之美
来自能金1701、金工1701的11位同学前往了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同学们在博物馆内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从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产生,历史,制作等各方面详细了解了这门绝妙的传统艺术。
(上图为同学们参观的情景)
杨柳青木版年画,这个诞生于明朝崇祯年间,记录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欢喜的年画技术,是我国众多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俗话说“南桃北柳”,其中的“北柳”就指代着杨柳青木版年画。
可见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影响力之深远,这种艺术形式,包括对这种艺术的审美观念,早在我国大江南北的民众心中植下深根。
许多年画都是结合于民间传说及历史事件来制作和设计的,这让同学们为之着迷,也加强了同学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不知道小财子们是否对木版年画产生了兴趣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两个班的同学对这些年画有什么看法吧。
其实,每一个艺术类的博物馆都有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其美令人感慨,但是它们一定不是为了美学而美学,而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用艺术,表达心中所感。
我认为,这次的年画博物馆参观并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熏陶,从古至今,文化的传播方式数不胜数,而每种方式的内涵韵味更是各有千秋,年画是种传承,是种记忆,是种文化,在十九大刚刚结束的新时刻,传统文化是船,连接历史与现代,连接文化与科技,杨柳青年画博物馆给我们这样的机会让我们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现代生活的接轨。这种文化内涵将会继续流传,我们当代大学生也将从中吸取智慧,让年画这一朵美丽的文化之花盛开在校园。
——能金1701
一进入杨柳青年画馆就被玻璃窗内巨大的木板年画吸引了,精致的画工和古典的画风都增添了年画的艺术气息,带有浓浓的文化底蕴。此次活动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看着那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年画,我仿佛能感受到作画者当时的心情,能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形态,能感受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杨柳青年画集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同时还有历史参考价值,值得我们好好传承与发扬。
——金工1701
(上图为同学们的合照)
木版年画体现出的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展现了中国人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我们不仅要好好保护这些瑰丽的木版年画,也要亲自学习,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
参观泥人张,领略匠人精神
冬日暖阳下午,房金1701、金融1701两个班一共13个人到达泥人张美术馆(古文化街店)第一展室进行参观。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了解了泥人张的发展历程,泥人张由张明山创始,父传子受世袭其业至今,第六代传人张宇。
(上图为发展历程中的主要人物)
这间美术馆是第五代泥人张张乃英先生历经四十余年整理和收藏,于2003年创建的,现由第六代传人张宇先生主持工作。2006年泥人张被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被列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欣赏到小泥塑作品是张林山先生于十三四岁的时候创作的小稿。“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上图为泥人模型)
同行的的同学都感受颇深,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心声。
通过去古文化街参观泥人张世家,我感受到了传统泥人文化的魅力。天津泥人张创始人张明山的泥人作品,填补了早期中国彩塑领域的空缺,彰显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在这次的参观中,我最喜欢的一件作品是《钟馗嫁妹》,在这件艺术作品中,不仅体现了泥人张传人极高的艺术水准,也展现了一代艺术大家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揭示,这是一种责任的担当,也是一种勇气。
——金融1701
我最喜欢泥人张作品《西游记》中的人物,唐僧师徒四人的泥塑作品。孙悟空鬼灵精怪、猪八戒憨厚可爱、沙和尚不辞辛苦、唐三藏朴素善良,泥人张把他们打扮得好像真的一样,活灵活现。我在看到“泥人张”店铺内的简介,和那些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时,不由对泥人张艺术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次古文化街一游,不仅欣赏了泥人张的高超技艺,还了解到了悠久的文化,我依依不舍的踏上了归途。回头望去这古文化街依偎在海河的怀抱,真是美丽极了!
——房金1701
(上图为同学们的合照)
泥人虽小,神韵犹存。塑与绘的巧妙结合,使泥人充满活力增添光感和色感。小小的泥人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流传与发展,体会到了老一代艺术家们精湛的手艺和一丝不苟的匠气精神。
参观联升斋,品味刺绣之精髓
金融实验、能金1702、国金1702的15个人趁着阳光,迎着微风来到刺绣老字号联升斋。充满着好奇的同学们,踏进这古色古香的,有着浓重历史气息的刺绣宝殿,感受中国传统的文化。讲解员阿姨热情的把我们带到楼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给我们讲述着刺绣发展的历史进程。
从最初的仅仅用为皇室,但一点一滴的发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的是刺绣那精美绝伦的图画,不断是绣娘的智慧与心血。
那逼真的图案,好像穿过了时间维度,讲述着历史沉淀的滋味,讲述着那中华民族的沧海桑田。
那图上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逼真小动物,与同学们仿佛要有眼神交流。
两侧相同图案不同颜色更是神奇,绣娘们将光线反射利用到极致,在绣之前胸有成竹的她们成为每一件珍品的缔造者。
临近结束,讲解员阿姨十分热情的跟三个班的同学们说:如果有想学刺绣的同学可以随时来学,我们不收费,我们会把所有知道的都告诉你们。不想让会的人越来越少,不想让刺绣这门手艺消失!
看完如此精美的刺绣后,让我们一起听听三个班同学的看法吧。
在此次参观中,我不仅知道了联升斋的成就,而且对中国的刺绣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中国的刺绣分为许多种。其中最为知名的便是有着四大名绣之称的苏绣、湘绣、蜀绣、粤绣。苏绣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生动之情;花鸟能报亲昵之态;湘绣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蜀绣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过于齐整,色彩鲜丽;粤绣构图饱满、繁而不乱、装饰性强、色彩浓郁鲜艳、绣制平整光滑、富丽堂皇。四大名绣各自有其精妙之处。这次由天津财经大学组织的民俗博物馆参观活动真的使我收获良多。
——国金1702
针吟彩线羞,绫上缀温柔。
九鲤横波卧,双骢踏雪游。
牡丹夸富贵,松鹤寓清幽。
绣女芳心巧,天工任我筹。
我们到博物馆去不仅能看到精美的刺绣作品、了解中国刺绣发领历史,还有工艺师现场教授刺绣技术可以现场体验。通过现场体验,我与同行的同学也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金融实验
博物馆展示了中国刺绣技艺发展史、世界著名苏绣大师沈寿在津史迹、“津门老字号”联升斋传承史等内容。馆内还复原展示了刺绣老作坊,而这些,我们原先都是没有了解的。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在欣赏精美刺绣,感叹艺术美好的过程中,了解和认识天津的历史,得到了文化层面的熏陶,丰富了精神财富和生活,也对中国传统更加热爱。
——能金1702
在过去,没有机械化的生产,一针一线的纯手工,缔造了现在的刺绣,不断发展的背后刺绣凝结了不知多少大师的心血,到了现在,即使科技高速发展,我们也要脚踏实地,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件事,不忘初心。
作为新一代年轻人,我们要大力增强自身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活动的开展,丰富个人的精神财富和精神生活,提高对传统文化认知水平,增进与传统文化的时代交流。这次的活动意义非凡,不知道小财子们是否也想更深入的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供 稿 | 外联部
今日编辑 | 李卓然
责任编辑 | 黄雪微
<领略传统文化 不忘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