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旅行记录>系列稿件(三)丨一个河北人的天津情怀——津沽记忆博物馆创始人齐惠敏

系列稿件(三)丨一个河北人的天津情怀——津沽记忆博物馆创始人齐惠敏

2023-04-19 23:50:29


出生于河北,在北京IT圈里打拼多年,却在将近知天命之年创立一个以百年津沽记忆为主题的博物馆,齐惠敏的选择让很多人看不懂。但是他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这一辈子总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出于对天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的热爱,他打定主意要把这件事做下去。

留住乡愁


第一次见到齐惠敏,他正在忙着组织接待来博物馆参加论坛活动的嘉宾,如数家珍般地介绍馆里的每一件藏品。在这里,参观者们看到了民国时期的服装、鞋模和鞋拔子,不同时期的各种契约,上个世纪的红灯牌电子管收音机、小型黑白电视机,计划经济年代的证件、粮票、布票,以及不同时期的农耕用具、小渔船等2000多件刻有年代烙印的珍稀藏品。这些涉及政经金融、公共设施、民间信仰、文化教育、风土民俗及自然灾害等诸多领域的藏品,带领参观者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鲜活的历史中。


在创立津沽记忆博物馆之前,齐惠敏曾是一家互联网上市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北京的IT圈里打拼三十年,用网络流行语说也算人生赢家。然而他却在功成名就之后,投入大把精力和资金建了一个关于津沽记忆的博物馆,很多人都无法理解。


不过,正像他在开馆前一个深夜写的一封公开信中说的那样,“我相信历史是秦皇汉武的历史,也是百姓草民的历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百姓的衣食住行,民风民俗也是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巨变,风俗移易,老辈人的生活足迹渐渐湮没在远去的记忆之中,但那些模糊的记忆,无疑也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和人文的光辉,留住记忆就留住了乡愁。”


对于办博物馆,齐惠敏有自己的想法。他希望历史在博物馆里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因此,和很多高大上的博物馆不一样,在这里你甚至可以玩游戏,也可以触摸那些久远的农耕工具,还可以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踪迹,即所谓的“有得看,有得玩,带得走”的博物馆。

创业之艰


当然,对天津历史文化感兴趣是一回事,而筹备一个博物馆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对于一个外行来说。早在2014年齐惠敏就开始着手创建博物馆,到2017年5月18日正式开馆,这两年多的筹备历程,他笑着用“往事不堪回首”来形容。


且不说博物馆的藏品展览陈列有着非常强的技术要求,单单是基础的建馆就有无数复杂琐碎的事情在等着。从开始的选址到展馆设计方案,再到施工过程中的种种手续以及技术细节,每一件都要反复去沟通协调。


而对于展品的陈列设计,也要花很多心思。“我不需要完整展现整个天津的宏大历史。我更关注的是普通人的生活轨迹,对于参观者来说,这样的视角更亲切。因此,在开始布展的时候,距离我们年代比较近的强调代入感,做了一些生活场景的半复原,让大家对这段历史不仅看得见,还摸得到。对更久远的比如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些生活场景和老物件,我们无法产生代入感和共鸣,索性就让它产生距离感,所以就把它们放在了柜子里陈列展览。”


因为忙着筹建,他甚至连刮胡子的时间都没有,也因此留起了一把标志性的胡子。在博物馆开馆当天凌晨3点多,他在朋友圈里写道:“临产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它也充满了希望……”辛苦的付出没有白费,博物馆刚开馆不久,就有地方政府向他发出了开分馆的邀请,这也让他很欣慰。


开馆之后的大半年里,齐惠敏几乎没闲着。他经常泡在博物馆里,亲自担任解说员。对不同的对象,他会用不同的解说词,来吸引参观者的兴趣。除了日常管理,齐惠敏还忙着组织一些主题展览和学术研讨,比如在非遗日搞天津非遗传承人作品捐赠仪式,包括泥人张、郝氏剪纸、杨柳青年画等在内的五位非遗传承人将作品捐赠给博物馆,推广博物馆的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天津文化。 


2018年他的日程依然满满。在办公室的白板上列着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潞河督运图》。作为展现清朝乾隆年间天津漕运文化的作品,《潞河督运图》生动再现了那时天津社会生活和生产的种种场景,齐惠敏邀请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希望从不同角度解读这一作品,来还原那个时代的天津历史风貌。

生存之道


近年来国内民营博物馆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生长,但是另一方面,业内人士却又称“藏有金饭碗,却饿得没饭吃”成为很多民办博物馆的生存写照。离开了政府补贴,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民营博物馆该如何寻找一条实现独立经营的生存之道?以津沽记忆博物馆为例,每年光是房租、水电等相关费用的支出就超过50万元,光靠展馆的门票收入,恐怕很难维持。


其实,早在开馆之前,齐惠敏就把这些问题想了很多。“民营博物馆生存发展很不容易。我前半生一直在IT部门工作,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把企业的管理经验运用到博物馆的日常运营当中。当然这也只是设想,要经历一番摸索才知道是否可行。”


在实现产业化经营方面,博物馆中的网红故宫可谓是一个成功先例。2016年年底,故宫文创产品已达8700多种,已上线的8款APP平均下载量上百万,线下商店最高销售额每天超过10万元,总营业额超过10亿元,人气爆棚。


齐惠敏也想到了衍生品这条道。他向记者展示了一把小巧别致的扇子,上面印着一件馆内藏品观象台牌风扇的图案,并配有博物馆的相关信息。别看是一个很小的衍生品,却有很多细节在里面:做哪方面的衍生品?衍生品的定位该如何选?利润太低,不可持续,利润太高,又没市场。再加上刚刚开馆,很多事情需要去亲力亲为,所以在衍生品开发上,齐惠敏表示还需要慢慢摸索。在将近知天命之年再一次踏上创业路,不过这一次更多的是一种情怀驱使。尽管前路漫漫,但是齐惠敏仍然坚持要做下去。正像他所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这一辈子总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新金融记者 盛长琳

责编:琬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