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少见多怪,走进这位摄影家的书房,我不由得大惊失色了一把。
他身后的整个靠墙通柜,整整齐齐堆满的,全是他几十年来拍摄的胶卷。这些胶卷分门别类,就像档案馆里一样,装袋编号留存。
还有就是历年来获得的奖杯,奖牌和相架之类
如果要寻找某一张底片,可以按照编号轻易地从柜架上取出。
每张照片都有拍摄时间,备注说明,正面是样片,反面是底片。
他的每一次讲座,都认真准备,造册存档,有的刻成光盘,这些也在柜架上整齐排列。
他的办公桌上堆满的,也是摄影的一切有关书册和文房工具之类。
这就是他,曾任今晚报社总编室主任、摄影部主任、中国晚报摄影学会副会长、德艺双馨艺术家常津生老师的书房。早就知道在80年代他和他的团队打造了我国新闻界空投胶卷的创举,在90年代又率先在古文化街创办了个人画廊,开了摄影图片走向市场的先河,到了新传媒快速发展的时代,他又是我国摄影界最早使用微信摄影交流,举办微信摄影展览的人物。他这个摄影“家”,是这样子当的啊。
一辈子扎在摄影里,辛勤耕耘,乐此不疲,美片佳作等身。
一辈子谈笑摄影圈,温文尔雅,桃李不言,学子亲朋满座。
他说:我的摄影之路永远不画句号。他是真的融合在摄影里的人。
他是我们的榜样。
(图片提供:张士君,范振华,田玉阳,霍文义,张凡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