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新生活2021-01-13 13:44:37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古长城(黄崖关长城)全部坐落在蓟州区境内,全长40.28公里,这里水陆关隘、边城掩体样样俱全,被誉为“万里长城之缩影”。1984年,我市启动了黄崖关长城修复工程,1985年第一期修复工程竣工,于1986年对公众开放,成为了展示天津古老长城的一个重要窗口。为进一步展示古老的长城文化,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措施,实施全面保护。
《黄崖关长城风景区规划》已通过蓟州区政府审批,对原来没有修复的古长城进行修复,将西延至北京,与将军关牵手;加快恢复天津蓟州古长城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重点抢救性修缮黄崖关长城二道边(龙凤岭长城);扩建黄崖关长城综合博物馆,增加长城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红色教育的内容;继续完善古长城保护巡逻措施,对40.28公里古长城进行全面巡查保护。通过这些措施,让天津古老长城再现历史雄威!
不到长城非好汉!春寒料峭,但在蓟州黄崖关长城风景区内,每天依然有不少游客兴致勃勃地前来攀登长城,有的在拍照留念,有的干脆用手机视频直播。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高兴地说,早听说天津黄崖关长城特别壮观,实地观看果然名不虚传。“五一”假期,他会再来,并且还要带着父母一起来,共同感受古老长城的无穷魅力。
黄崖关长城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张学文介绍,作为天津古长城唯一修复开放的雄伟壮观的黄崖关长城风景区,自上世纪80年代建成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发展,先后获得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国家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津门十景”之首和天津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多项称号。30多年来,一共吸引海内外的700多万游客登上黄崖关长城,饱览壮美的长城风光。为将长城景区打造成为集“青山、绿水、古城、民居”为一体的、全国一流的、红色旅游基地和旅游休闲目的地,景区不断改善提升景区软硬件设施,全面优化旅游环境。
张学文说,在市有关部门和蓟州区的大力支持下,景区先后投资8025万元,完成了八卦关城四座城楼、长城墙体、6号敌楼即“寡妇楼”和前干涧1号敌楼的抢救性修缮工程,完成了黄崖关传统村落和断崖地貌景区博物馆的建设工程;完成了黄崖关长城附属设施维修工程(包括对八卦关城各院落房屋、太平寨管理用房等设施进行全面保护修缮),有效保护了景区文物安全。2017年,景区累计接待中外游客43.16万人,同比增长8.5%;实现综合收入2423.78万元,同比增长11.48%。
张学文告诉记者,为更好地展示黄崖关长城军事文化特色,统筹推进景区建设、旅游服务、文物保护和生态建设,按照市、区两级旅游总体部署,蓟州区黄崖关长城风景区已经启动国家5A级景区申报工作。目前正在编写、完善《黄崖关长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与此同时,加大风景区新门区项目建设招商力度,继续完成黄崖关长城附属设施保护修缮工程等,力求从硬件、软件等方面全面达到国家5A级景区标准,尽快成为天津市第三家国家5A级名胜风景区。
“寡妇楼”“前干涧1号敌楼”修复完毕
2017年10月,位于天津古长城的太平寨段长城最西端的6号敌楼(“寡妇楼”)修缮完毕,并通过验收,天津古老长城再添一处完整的古代珍贵遗迹。
黄崖关长城风景区文保科科长邢亚萍介绍,6号敌楼建于明隆庆年间,砖石结构,是目前天津段古长城敌楼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敌楼,经过400多年风雨侵蚀、冻融等自然损坏,楼体砖石大面积风化酥碱、拱顶砖体严重开裂、支撑力明显下降,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随时有塌陷危险。经过半年多的施工,施工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如期完工。为了确保高质量,修缮工程本着保持原有形制、结构不变,使用原有材料、工艺不变,以最小的干预保留更多的历史信息,做到了“修旧如故”。
2017年12月底,天津古长城西延首个敌楼──前干涧1号敌楼又修缮完成。前干涧1号敌楼,当地人称“王帽顶敌楼”,位于黄崖关长城风景区西部最高峰──王帽顶山上,是明长城遗址。该敌楼砖石结构,平面呈正方形,边长6.8米,残高7.8米,自明代修建以来无任何修缮记录,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文化历史观赏价值。
张学文介绍,从2017年1月开始,黄崖关长城风景区聘请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对该敌楼进行修缮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总投资达到250万元左右。维修内容包括:周边环境清理、墙体整修、砖券修补、地面补砌、石活修理等。工程修缮本着最小干预的原则、现状整修的思路,采用原工艺、优先使用原材料,保持原形制、原结构,保护长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
龙凤岭长城修缮方案进入论证阶段
张学文介绍,黄崖关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从北向南由三道军事防线构成:第一道为黄崖关段二道边(龙凤岭长城),位于主体城墙北侧,长约869米,作用是把当时来犯的敌兵阻隔在最外一层,御敌于城外;第二道为主体城墙,长约4114米,这是长城的核心地带,全力阻挡敌兵进入城内;第三道为八卦关城,环城长约1055米(含北侧主体城墙149米),占地面积38000平方米,如敌军突破前面的两层防线进入城里,就利用八卦关城,通过设置的弯曲难辨的街道,让敌兵无法前进,更无法逃窜,“瓮中捉鳖”。
1984年至1987年,通过三期工程完成了主体城墙3025米和八卦城的修复工程,即第二道、第三道军事防线的修复工程,由于多种原因第一道防线没有修复。现在加快修复龙凤岭长城可以全面再现过去黄崖关长城的三道军事防御体系,集中展现天津古长城(黄崖关长城)的历史雄姿。
邢亚萍介绍,黄崖关段二道边(龙凤岭长城),位于黄崖关主体城墙外侧沿山脊,修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自明代后就无任何保护修缮记录。该段长城自凤凰楼向东延伸至黄崖关长城10号敌楼,全长868.96米,墙体由山险、砖墙、石墙组成,其中山险长596.56米,砖墙长96.79米,石墙长175.61米,是黄崖关长城第一道防线,也是黄崖关长城完整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段长城由于长期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出现墙体上部和周围杂草树木丛生、大量砖石散落堆积、部分段落下陷断裂等现象,亟待进行抢救性修缮。
张学文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天津古长城的保护,将启动龙凤岭长城的保护工作,黄崖关长城风景区管理局还将把现在的黄崖山庄宾馆,改造成综合型的长城博物馆,增加长城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红色教育的内容。张学文介绍,在蓟州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已经将黄崖关段二道边(龙凤岭长城)修缮方案,上报天津市文物局进行专家论证,争取尽快启动修复工程;长城博物馆建设方面,景区正在聘请专家进行详细规划,年内有望正式动工。
来源腾讯大燕网
— E N D —
欢迎大家分享转发
文章以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 / 投放广告请参考以下联系方式
电话:022-29130222 丨 微信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参加羽毛球大赛!
同类推荐
Copyright © 天津自由行推荐社区@2017